鋼鐵“新”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八天以來,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課未來。
10年來,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引領下,鋼鐵行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在創新體系建設、核心技術攻關和加速成果轉化等方面下大力氣,下直功夫,高科技人才不斷涌現,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一批全球首發的高端鋼,精品鋼橫空出世,一批“卡脖子”難題相繼被攻克。
可以說,黨的十八大以來的10年,是中國鋼鐵瞄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發力最猛,成果最多的10年,也是中國鋼鐵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的10年。
科技領軍企業要發揮市場需求,集成創新、組織平臺的優勢,打通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的通道。要以企業牽頭,整合集聚創新資源,形成跨領域,大協作,高強度的創新基地,開展產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科技資源共享服務,推動重點領域項目,基地、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提升我國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習近平在2021年5月28日召開的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
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原材料產業。縱觀我國鋼鐵工業發展歷史,生產力大解放、大發展、大創新貫穿其中,從引進、消化、集成創新到自主創新,從跟跑到并跑甚至領跑,鋼鐵工業技術裝備躋身世界一流水平,鋼鐵科技發展重大成果不斷涌現,為我國鋼鐵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如今,我國鋼鐵產業已建立起基本完善的科技創新體系,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裝備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10年,鋼鐵企業致力干科技創新轉型升級,為促進中國鋼鐵工業既大又強發展增添了勃勃生機,為實現制造強國奠定了堅實基礎。
陳偉霆:
10年來,鋼鐵企業積極推進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完善,著重練內功,不斷增強內生動力。
中國寶武提出,科技創新的關鍵是技術創新和技術突破,一是要推進全流程技術創新,二是要攻關關鍵核心技術,優化技術創新體系,在全球范圍內吸引人才。
2021年,鞍鋼集團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完善考評體系等舉措充分激活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激發科技人員創新活力,同時建立了海洋裝備用金屬材料及其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并匯聚創新力量成立科學技術協會,持續打造自主創新新高地;按照鞍鋼集團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的部署,攀鋼研究院按照“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原則,穩步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建龍集團不斷完善科研組織架構,在集團內部形成了“8個專業委員會、9個專業技術研究所、11個工藝品種研究所”的科研組織架構,打通了“集團一研究所一子公司”的科研管理渠道,形成了高效協同的創新體系,同時建龍北滿技術中心順利通過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等等
不斷加大的科研投入,日益完善的科技創新體系,也使鋼鐵企業收到了實實在在的成效,技術創新步伐明顯加快。例如,中國寶武寶鋼股份,太鋼。馬鋼,以及河鋼、首鋼、鞍鋼,中信泰富特鋼。新興鑄管、山鋼、包鋼。南鋼、沙鋼、酒鋼、中冶科工、礦冶科技等十八家鋼鐵及相關企業上榜全國科技創新企業500強;今年上半年,中國寶武寶鋼股份寶山基地、武鋼有限、梅鋼和中國寶武馬鋼,以及鞍鋼集團攀鋼、南鋼、首鋼京唐、山鋼等8家中國鋼鐵企業入選全球鋼鐵行業專利申請數量前10名,我國鋼鐵專利申請量占全球的60%以上;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鋼鐵協會對2011年-2020年年10年里獲得冶全科學技術獎特等獎,一等獎的全部138個獲獎項目獲獎后的應用,研發,成果轉化等實際情況及主要獲獎人有關情況進行跟蹤調查的結果顯示,在138個獲堅項目中,有93項核心技術來源千自主研發,占6739%:有44項核心技術來源干合作研發,占31.88%;目前有120項還在繼續應里,占比高達9131%,這說明鋼鐵行業這些高等級科技獎項不僅代表了當時的科研水平,在方向的正確性方面也經受住了考驗,技術推廣應用顯示出巨大價值。
與比同時,鋼鐵企業10年來意相諑鹿國際標準市場,搶占競爭制高點,中國寶武太鋼奉頭成立工作組負責開展
“火花源光譜法測定鎳鐵”國際標準的起草,制定工作:鞍鋼集團攀鋼代表中國與德國等5個國家聯合制定首個道分鋼軌國際標準;中信泰富特鋼集團興澄特鋼牽頭制定多個ISO(國際化標準組織)特殊鋼領域國際標準;鞍山發藍股份公司牽頭制定我國包裝領域首個《包裝用鋼帶》國際標準,助力包裝用鋼帶全球化留易……可以看到,中國鋼鐵企業的角色從參與制定、修訂向主導制定、修訂轉變,在相關領域的國際話語權也不斷提高。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10年來的實踐證明,鋼鐵行業科技創新事業大有可為,成績有目共睹,但仍須清醒地認識到,鋼鐵行業部分關鍵技術和產品受制于人的問題目前依然存在;科技研發投入和研發強度雖然持續提升,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短期性研發成果不斷,但對長期性基礎研究和前沿性研究重視程度不夠,原始創新能力有待提高;鋼鐵產鏈上下游協同創新能力有待增強,產鏈協同創新機制還須進一步完善笑,鋼鐵行業仍須堅定走好科技創新之路,以與時但進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氣,堅忍不拔的定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把握大勢,搶占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重任,助力國家科技強國建設,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以上就是關于“鋼鐵“新”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全部內容,歡迎轉發分享,謝謝